张家港爱上网 张家港爱上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4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苏泗阳膘鸡来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江苏泗阳膘鸡是当地一道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传统名菜,其来历与泗阳的地理环境、物产资源和民俗文化密切相关。以下是关于泗阳膘鸡的详细来历和背景介绍:

### **1. 历史起源**
泗阳膘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具体起源说法主要有两种:
- **民间宴席说**:膘鸡最初是泗阳民间红白喜事宴席上的“头菜”,有“无膘鸡不成席”的说法。由于过去物质条件有限,人们将普通食材(鸡肉、猪肉、鱼肉等)精细加工,做成一道形似整鸡的菜肴,既体面又美味,逐渐成为宴席必备。
- **淮扬菜影响说**:泗阳地处淮扬菜文化圈,膘鸡的制作工艺可能受到淮扬菜“讲究刀工、注重原味”的影响,通过精细处理食材提升档次。

### **2. 名称由来**
- **“膘”指猪肥膘**:传统做法中会加入猪肥膘(猪背部的脂肪),以增加口感的滑嫩和香气的浓郁,因此得名“膘鸡”。
- **“鸡”并非主料**:虽然叫“鸡”,但早期膘鸡的原料并不局限于鸡肉,而是混合了鸡胸肉、猪肥膘、鱼肉等,因成品色泽洁白、口感细腻如鸡胸肉,故以“鸡”命名。

### **3. 传统做法与演变**
膘鸡的制作工艺代代相传,核心步骤包括:
1. **选料**:传统用鸡胸肉、猪肥膘、鱼肉(或虾仁)、鸡蛋清、淀粉等。
2. **制茸**:将肉类剁碎成茸,加入蛋清、淀粉、葱姜水等搅打上劲。
3. **蒸制定型**:将肉茸铺入碗中蒸熟,冷却后切片,可烩汤或凉拌。

**现代演变**: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膘鸡的配方有所简化,如减少猪肥膘用量,或改用纯鸡肉制作,但传统做法仍被老一辈厨师保留。

### **4. 文化意义**
- **宴席文化**:膘鸡曾是泗阳人待客的最高礼节,尤其在婚丧嫁娶、年节庆典时必不可少。
- **非遗传承**:现已被列入**泗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地方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

### **5. 常见误区**
- **误称“标鸡”**:因方言发音相近,“膘鸡”常被误写为“标鸡”或“标记”,但正确名称应为“膘鸡”。
- **非纯鸡肉**:传统膘鸡是混合肉制品,与素鸡(豆制品)完全不同。

如果想品尝正宗膘鸡,可到泗阳的老字号餐馆(如“王营膘鸡”),或逢年节时体验当地宴席风俗。这道菜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泗阳饮食文化的活化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投诉争议|张家港爱上网 ( 苏ICP备06012519号-1 互联网信息服务(ICP)经营许可证(含电子公告): 苏B2-20130130号 )

GMT+8, 2025-7-13 03:41 , Processed in 0.10142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