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楼

楼主 |
发表于 2015-8-29 10:10: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首先关于封窗要把握2点,1.弄清各自需求。2.了解封窗原理。
1.需求来自两方面,外部和内部。外部需求来自房子所处小区位置,是否正对马路,周围的噪音源是否比较多,楼层所在高度等。内部需求来自个人对噪音和冷热的敏感度,有些人对噪音很敏感,那么必须装中空或三层玻璃等。
2.封窗大致看玻璃,型材,配件三部分。窗的主要功能就是隔音和隔热,窗的隔音与门一样,主要取决与玻璃的厚度和窗扇之间与框之间的密封程度。隔热主要取决于型材结构及玻璃与玻璃之间的空气是否密封(防止产生对流),另外有些玻璃使用低辐射镀膜玻璃(Low-E玻璃),类似办公楼的幕墙,可以大幅降低辐射传热。
玻璃一般分单玻和中空,其实价格相差不大,20-50左右。玻璃的成本其实很便宜,30/m2差不多了,大部分厂家用的都是自己牌子生产的,有些高档一点用的是南玻(上市公司)。中空玻璃隔音隔热效果都更好。但是现在多数都不是充惰性气体。
型材分铝型材,塑钢,铝塑共挤,彩钢彩铝等等,型材结构一般分断桥和非断桥等,用的比较多的就是铝型材,如凤铝,断桥的隔热效果要好于非断桥,但价格相对较高。
解除窗户安装中的疑惑
拆除篇——不用担心破坏:
如果原窗户是塑钢窗或铝窗,首先需要用壁纸刀把内侧的密封胶等切开,然后取窗框。窗户大多采用膨胀螺栓或连接片与墙体连接,工人可直接用螺丝把膨胀螺栓取下,如果胀栓生锈,则可用冲击钻将其打碎。采用连接片连接的直接使用冲击钻即可。如果窗框难以取下,则需用钢锯将靠墙的框中部锯开取下。如此拆除,基本不会影响原窗户周边装修和墙体结构。
安装篇——过程多猫腻业主需盯紧
由于商家提供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且有些工人的操作并不规范,在一些关键节点,业主需要盯紧,避免出现疏忽影响窗户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按照专业人士的指导,窗户的安装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直接使用膨胀螺栓或连接片连接窗户与窗户洞口。如果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老房阳台,原墙材料是水泥预制板,其厚度不足以安装现在的窗户,需要在其上固定一层方钢,增加强度后再将窗框固定在方钢上。(04年的房子)
注意1:螺栓需打入原墙体——一般情况,螺栓需10公分长。倘若遇到一些洞口打偏了,通过抹水泥等抹平。螺栓则需要12公分长,以便直接固定到原墙体的水泥浇筑层中,才能让窗框稳固。业主可以用手敲一敲,如果发现窗框周边的墙是空心的,则需要往深打。
注意2:窗户一定要安正——窗框与窗户洞口连接好后,应该检查窗户是否安装正了。若窗户安装不正,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窗户越来越歪的情况。如果是常规的矩形窗户,可以直接量窗户的对角线(左下角和右上角、左上角和右下角),两根线长度需一致;如果是圆弧型窗户,需要使用水平尺,尺上的气泡在中间表明窗户是正的;如果是倾斜的窗户,则需要使用吊锤。由于有的工人会忽略这个过程,业主需盯着并进行提醒。
步骤2 :窗户调整完后,就需要打发泡胶,填充窗框与墙之间的缝隙。待发泡胶固化后(一般需要2-3小时,冬天需要的时间更长),将多余的发泡胶切割掉,再在窗框的周边均匀抹上密封胶,以防止雨水从窗和墙体的安装缝隙渗入室内。
注意1:洞口不要填砖头——有的窗户洞口与窗框间有些距离,为了节约成本或图省事,有的工人会先在洞口处塞一些砖头或泥土再打发泡胶,林强松表示此做法极为不妥。他解释,塑料窗有一定膨胀收缩性,如果用砖头和泥土塞在洞口,洞口与窗户间是硬性连接,窗框很容易被挤歪。而发泡胶则有弹性,与窗框间是软连接,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注意2:外部密封胶不能省——密封胶需要双面都打,窗户安装完毕后,外部打胶会相对复杂,有的工人会将这个环节省去。发泡胶怕日晒,如果不打密封胶,发泡胶一年或一年半左右就会粉化,导致窗框渗水,因此外部密封胶不能省。
注意3:排水孔不可忽略——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塑料门窗委员会主任闫雷光介绍,外窗的框和装有玻璃的窗扇下部应开有排水孔,以便将渗入框内的水及时排到室外。但业主大多对此不知情,一些小的窗户厂也没有相应设备,存在根本没有排水孔或者手工打孔的情况。林强松说,有的工人会图省事而忽略固定窗扇排水孔,而安装时不细心也会出现排水孔被堵的情况,建议业主对此进行细致检查。
注意4:玻璃两侧勿胶封——在开启扇、玻璃的两侧,专家建议最好采用密封胶条而不是密封胶密封。由于风的作用,玻璃会出现往室内压或往室外偏的情况,如果使用的是密封胶条,其本身存在一定膨胀收缩,形状能随玻璃运动而变化。密封胶时间一久,很容易脱胶,本身不具备密封的作用,不仅影响窗户的密封性,重新更换也很麻烦。
配件篇——不容忽视需注意
玻璃垫块不可缺
按照塑料门窗委员会制定的相关规范,门窗玻璃不得与玻璃槽直接接触,玻璃四边应垫上塑料或橡胶板材质的玻璃垫块。林强松介绍,玻璃垫块起着支撑玻璃的作用,避免玻璃直接压在型材上导致型材被压坏或变形;其下的玻璃垫片则固定在玻璃槽内,保证窗框的通风排水,避免周边的密封胶长期被水浸泡导致脱胶,可起到调整窗扇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工人将此部分直接忽略,业主可多留意。
钢条立柱要入墙
由于运到家中的是整窗,塑料窗框中是否有钢条业主无法直接看到。专家介绍,除了检查整窗的重量外,还可查看窗框的螺丝。一般来说,如果内里加有钢条,窗框底部的外侧都会有螺丝固定,业主可通过这种办法进行简单检查。
此外,在一些转角的窗户中,需要使用钢条立柱,专家提醒,只有钢条固定在两边的墙内,才真正起到了固定和提高强度的作用。
小配件不容忽视
窗框周边的密封配件也不容忽视。一般来说,胶条使用三元乙丙橡胶的比较好,质量差一些会使用橡塑胶条。发泡胶不能太软,等固化后,业主可以自己捏捏看,能很费劲地捏动的发泡胶质量较好。
【封窗需要注意的其它事项】
1. 量窗台的时候要下面留2CM的空隙,用于安装窗框后回填水泥。否则容易沉降。
2. 窗框外侧要做小的斜坡,以便于排水
3. 窗框的安装和玻璃的安装可以分开。先安装完窗框后可以便于贴瓷砖,填水泥,外侧做斜坡。
4. 安装玻璃时要留意,型材之间不能有明显的缝隙,特别是内侧的型材。
但是,封窗的安装具体还是要根据家里的窗户实际情况来,
比如你家的窗户与外墙之间已经有斜坡的,就不需要再做斜坡。
比如你家是二手房,把原来上家的封窗拆掉重装,拆完旧窗之后就可以看到上家原先打的发泡剂等,同时,如果你发现这段凹槽的位置有2CM的话,就无需在预留填充水泥的位置。
比如你家用凤铝的窗户,凤铝一般都是窗户直接密封好送到家里安装的,基本你是没有机会验收硅胶封玻璃与窗户型材的。
关于雨天能不能安装封窗的问题。解释如下:
由于雨天安装封窗影响的是硅胶的密封性。但是不影响你铝合金的窗框的安装,因为那个是打膨胀螺丝的。这个也很好理解。硅胶怕水,膨胀螺丝不怕。
那是不是雨天一定不能打硅胶呢?其实也要看!对于外窗来说,一般淋雨淋不到,保持干燥的地方,是可以打硅胶的。无非干的慢一些,但是不影响硅胶的密封性。但是,淋雨淋到的地方,就一定不能打!如果一定要打的话,就要看外墙的湿润度。比如说今天,下了雨,又不下了,天晴了一段时间,2个小时左右。我摸了外墙的湿度,已经十分干燥,我就迅速叫师傅把硅胶给打了。打的时候不湿,是不会影响硅胶的密封性的。打完了再下雨,也影响的只是硅胶干的速度,不会影响其密封性。
商家报价中需要确认清楚的收费项目
一般去建材市场看窗,商家都给你个报价xxx元/平方,可是这个报价包含什么项目呢?
如果tx们不细细的问题商家,很可能结算时才发现,有些项目需要另外再收费,折合下来会比预期的价格高出不少。
所以在问价时,就要把下面这些容易有猫腻的项目和商家确认清楚了。
1. 转角立柱、梁是否是另外收费,什么价格/米。
立柱和梁需要多少要测量后才能确定,但是这个收费还是一开始就跟商家问清楚比较好。
2. 防水如何收费。
一般目前防水收费有2种形式,按防水xx元/米或按每户xx元/收费
个人感觉按户收费更靠谱点,普通阳台大概120元/每套,老公房要贵点240-260/套。
这里还有个小猫腻
防水打的硅胶有讲究,究竟打外面一面还是内外双面都打呢?理想的情况是内外两面全部打硅胶,但不管是按米还是按套计费,可能商家都会出些小花样哦~
如果防水按米计算,内外双面打硅胶,商家计价时可能会把外面米数+内面米数,而不是整个需要做防水框范围的边长,等于计算了2倍。
如果防水按套计算,在签合同前就要和商家确认好防水是做单面还是双面,因为不少tx安装当天才发现工人硅胶就打外面1面,找了商家才发觉人家从来没答应过要打2面硅胶,无奈只好加钱让工人内面再打一圈。
3. 色彩加工是否收费。
彩铝型材商家一般只有几种原始出厂色彩:墨绿色、白色、灰色。
如果有其他颜色需求,商家需要再加工,加工费另算,这笔费用也要事先跟商家确认好。
4. 五金配件是否加收费用。
目前收费中移窗基本都是包五金的,但是少部分小商家五金件也会分出来计费,比如使用进口五金件要加收费用。开窗的五金件是需要另外收取费用的哦~~~
虽然这笔费用不多,但是老是事后加钱,总会感觉不太舒服的。
签订合同时需要注明的项目细节
除非是路边小作坊,只要订的是稍微正规点的商家都会签份合同或者协议。
那么在合同中我们就要求把一些项目都注明,以免之后出了问题商家扯皮,这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保障手段吧~
1、收费标准
阳台窗的单价以及其他附加费用。(例如:290元/平方,立柱横梁 80元/米,特殊颜色加工费 35元/平方,防水双面 120元/套,面积不足5平方按5平方计算。)
2、使用材料的型号
型材的型号玻璃的材质(例如:凤铝788宽轨双层中空玻璃 5mm+6A+5mm )
3、制作工期和上门期限
装修时间安排都很紧张,需要有个安装期限(例如:自测量日起20日内上门安装)
4、保修范围及期限
商家的保修期没有统一标准,二年、五年都有。合同中一般都带这条,如发现合同中没有此条,为避免以后商家扯皮,强烈建议加进合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