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爱上网 张家港爱上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348|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0年代的多子女家庭,家庭和谐的多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前天 08: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刚刚看到一个帖子,为什么现在都是是女儿养老,儿子却是继承财产。
很多都是因为父母无德,无法兼顾家里的弱者,比如小儿子,女儿等角色。很多家庭纠纷都是因此造成,因为害怕家里的狠角色,只好捏软柿子,和强势子女一起欺负弱势子女。父母成了家庭霸凌关系的霸凌的一方,类似于心理学里的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苗头:在被控制的关系中,逐渐接受对方的强势,甚至以“听话”来换取暂时的安全感。

我想对弱势子女的一方说,认清这种变态关系,先从认知上脱身,再从现实中脱身,逐渐解放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昨天 23: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昨天 16: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无锡
还不是看钱的多少来决定的  不去尽孝只要钱到位还不是对你点头哈腰嬉皮笑脸的    没钱的去尽孝还不是会被嫌弃没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昨天 16: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还是独生子女好。老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孩子生的越多,老了越没人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昨天 16: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斤斤计较的兄弟姐妹,注定家庭矛盾问题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昨天 13: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fangyulong 发表于 2025-09-05 15:17
我就是哥哥啊,为啥男的攻击性强啊,这是分人吧,我有两个妹妹,相对来说小妹妹跟我年龄差距比较大,两个人接触也少一些,我大妹妹为整个家庭付出的最多,父母的财物如果要给儿女,肯定要多给她,我从开始就表态了,我和我爱人,双方父母的财产,我们是不要的,因为我们生活的比他们要好一些。兄弟姐妹没必要为钱财太计较,如果都计较,感情就没了,无论父母,兄妹,夫妻,儿女,都是一场缘分,多珍惜就好了

男性相对女性来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昨天 10: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我觉得孝为先,后才顺。兄弟姐妹情宜要看各人的人品,有的结婚成家后完全变了人,作为子女中的老大,只有处处护着小的,结果小的以为是理所应当,甚至可以反目成仇。所以人要明白,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仪,要懂得感恩,不用考虑别人的想法,问心无愧就好,健康才是自己的。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昨天 09: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有兄弟姐妹的没有几个和谐的,看看现实中,很多反目为仇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前天 22: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爱到天涯 发表于 2025-09-05 15:11
普通家庭,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教育出来就是什么样的子女。比如是否孝顺父母,为人处世之类的。

往往父母偏心眼的那个人,结果就是逆子的概率大,因为一直吃甜头,不愿意平等,现在的社会,有些人为了利益最大化不折手段去掠夺,也是一个悲哀,脑梗躺在病床上,哥哥姐姐弟弟一个不去看望,也是悲催下场!人在做天在看,因果报应,有人说,坏的人从小就坏,后天改变不了,也许就是这样的。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前天 16: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徐州
多子女家庭,不管是出钱还是出力的,愿意付出,不求回报,基本关系都挺好的,相互之间大气,不计较。
但凡自私点、斤斤计较的,或者原本出钱出力,现在看透了,不想这样做了,那矛盾也就出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投诉争议|张家港爱上网 ( 苏ICP备06012519号-1 互联网信息服务(ICP)经营许可证(含电子公告): 苏B2-20130130号 )

GMT+8, 2025-9-7 01:10 , Processed in 0.11243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