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爱上网 张家港爱上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784|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家港市域段204国道将开始改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20 11:19: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
张家港市204国道G346以南段改建工程将要进入实施阶段。该项目起点位于张杨公路,沿现有妙丰公路线位向南延伸至常熟市界,全长13.5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实施改造,将构建区域交通新格局。

该项目具有多方面的核心价值。在优化干线运输效率上,项目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公里,双向四车道布局。改造后,将有效缓解现有妙丰公路交通压力,缩短张家港主城区与常熟市界的通行时间约20%,提升苏南沿江地区货物运输效率。同时,作为连接张家港与常熟的重要通道,项目通过优化线位衔接,进一步打通两市边界交通瓶颈,促进苏锡常都市圈产业资源联动,工程完工后,沿线物流园区、港口码头(如宏泰码头)的集疏运能力将显著增强。此外,该项目是张家港市“外联内畅”大交通规划的关键组成部分,与正在推进的346国道改扩建工程、东三环北延工程形成互补,此前346国道鹿苑互通改造已实现主线无间断通行,为本项目提供了技术经验参考。

在技术实施与可持续发展方面,项目基于既有妙丰公路线位进行改造,减少土地占用和生态影响,同时引入智慧交通管理系统,计划布设智能信号灯、车流量监测设备等设施。工程还将同步实施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契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25-3-24 10:31: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25-3-24 10:31: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东南部大开发,接轨苏州,东部大开发,接轨上海,东北部大开发,接轨南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5-3-21 21:34: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白耳朵 发表于 2025-03-21 16:06
现有G204弘吴大道以北段全部又改回老的204过道走,然后东西段借用弘吴大道横穿张家港副中心塘桥片区?

弘吴大道作为市区到塘桥高铁站的快速路改国道确实不靠谱,不过新204国道穿越镇区和高铁站确实要降低道路等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5-3-21 16:06: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土鳖转世 发表于 2025-3-21 15:51
是的,初期规划是这么定的

现有G204弘吴大道以北段全部又改回老的204过道走,然后东西段借用弘吴大道横穿张家港副中心塘桥片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5-3-21 15:51: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5-3-21 11:22: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土鳖转世 发表于 2025-03-21 09:38
据说南段张杨公路沿妙丰公路到常熟谢桥204点位,北段南丰立交至沿江公路,原有老204国道拓宽改建,中段利用弘吴大道东延段,弘吴大道,东三环

红色线路走向?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5-3-21 10:11: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扉冷翠 发表于 2025-3-20 13:48
同样没搞懂,204国道和妙丰公路根本就不是同一条路

是204国道改线了,不走港口、恬庄和塘桥了,走妙丰公路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5-3-21 09:38: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据说南段张杨公路沿妙丰公路到常熟谢桥204点位,北段南丰立交至沿江公路,原有老204国道拓宽改建,中段利用弘吴大道东延段,弘吴大道,东三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3-21 09:08: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投诉争议|张家港爱上网 ( 苏ICP备06012519号-1 互联网信息服务(ICP)经营许可证(含电子公告): 苏B2-20130130号 )

GMT+8, 2025-5-15 04:52 , Processed in 0.11220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