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乃斯文人 发表于 2025-8-26 09:13
好像是企业碳排放可以买卖吧,像苏南建设用地指标没有了问苏北买一样道理,看过科普,不知道是不是这意思, ...
雪花飘123 发表于 2025-08-26 09:56
碳资产买卖,你说的类似,类似CCER,比如植树造林,实现碳中和,比如张家港企业排放多,那么不够没法中和,要么直接问别人买碳,要么去别的城市买林碳,有人开发种树,一年又一千万吨二氧化碳,那么就可以买,但是买方不能无限制买,买方如果一年排放500万吨,最多只能买25万吨的林碳,其他不够只能去市场买,早期是电厂,今年开始钢铁、水泥、铝业进来了,我们张家港那几家也在里面,沙钢、永刚、浦项,还有几家钢延加工的,水泥只针对水泥熟料,张家港那个海螺属于磨粉不在里面,企业会有自己的碳配额,每年结束会结算,下一年度进行履约,如果有多余的可以拿出来交易,挂牌买卖或者约定协议交易。。。有的企业碳不够只能降碳,最简单比如购买绿电,这样对应电力消耗就不算碳排放了,也可以用设备冷热利用改造,包括原材料,因为CBAM欧盟有碳关税,这里面就是碳足迹认证,拿证最简单举例来说,沙钢的钢铁出口到欧盟,通过计算评估沙钢的每吨钢要排放1.5吨二氧化碳,但国际那边是1.2吨,那么你每卖一吨钢铁的交0.3吨的碳税,如果一吨是100那就是交30元。。。。。然后光伏也可以作为普惠,比如张家港的港务码头就这么干的,搞得光伏除了电对应的碳也是去苏州交易的。。。
青颜洇染 发表于 2025-08-26 14:11
先赚到钱了再说,没赚到钱,整天搞点虚头巴脑的有啥用,人民的钱袋子才是最重要的……最直接的,搞环保,把纺织业搞瘫了,人口大国,不靠纺织业你要靠啥?靠所谓的某些,“高新技术产业”??能解决几个劳动力?又几个是真高新?张家港本地来说,纺织业一限制,好多纺织厂关门的、转移出去的,造成直接影响就是人口流失,没人了,没人就没消费,消费市场降一大堆,房子也没人买,以前塘桥纺织盛行时候全都是人,现在呢?
大敏 发表于 2025-08-26 18:32
以前老外拿这个碳中和来卡兔子的脖子的时候,网上的喷子怎么不喷的!
雪花飘123 发表于 2025-8-26 09:56
碳资产买卖,你说的类似,类似CCER,比如植树造林,实现碳中和,比如张家港企业排放多,那么不够没法中和 ...
欢迎光临 张家港爱上网 (https://www.lovesh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