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爱上网

标题: 深度剖析小米 SU7 高速碰撞爆燃事故 [打印本页]

作者: 3001    时间: 2025-4-2 11:51
标题: 深度剖析小米 SU7 高速碰撞爆燃事故
——智能驾驶与安全设计的双重拷问

一、事故还原:从NOA激活到爆燃的生死26秒

#雷军就“SU7爆燃3死事故”发声#根据小米公布的车辆数据,事故发生于3月29日22时44分24秒。事发前17分钟,车辆以116km/h巡航速度激活NOA(领航辅助驾驶)系统3。在进入安徽枞阳至祁门高速施工改道路段时,系统检测到前方路障后发出减速请求并开始制动,1秒后驾驶员接管车辆,以97km/h时速撞向隔离带水泥桩。碰撞后,车辆在40秒内发生剧烈爆燃,四门处于锁死状态,最终导致三名乘客因高温和浓烟窒息身亡。


二、技术争议焦点:安全设计的系统性失效

NOA系统感知能力短板

#小米汽车回应爆燃事故多个疑问#SU7标准版采用纯视觉方案,未搭载激光雷达,夜间对静止障碍物的识别精度受限。系统在碰撞前2秒才发出警报,留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不足。

行业对比显示,配备激光雷达的车型(如MAX版)在类似场景下可提前5-8秒预警,凸显标准版硬件配置的潜在风险。

电池热失控与结构防护缺陷

事故车辆搭载的磷酸铁锂电池包在碰撞后发生热失控,火势从车底迅速蔓延至乘员舱,与小米宣传的“电芯倒置+底部泄压”技术形成反差。

专家指出,电池包在高速侧向撞击中未能有效分散冲击力,导致电芯短路引发爆燃,暴露了物理防护设计的不足。

车门锁死与逃生机制失效

事故车辆四门电子锁在碰撞后未自动解锁,机械应急拉手因车身变形和乘客体位受限无法操作,导致逃生通道彻底关闭。

业内质疑:小米未采用碰撞后自动解锁的冗余设计,机械拉手操作逻辑(需俯身拉动)不符合紧急场景的人体工学。

三、行业反思:新势力造车的“速度陷阱”

技术验证与量产节奏失衡

小米SU7从立项到量产仅用3年,压缩了传统车企需5-8年的安全验证周期。此次事故暴露出智能驾驶算法与极端场景测试的缺失。

对比数据显示,SU7标准版的AEB(自动紧急制动)在100km/h时速下最大减速度为20km/h/s,仅达到行业中等水平,与“安全标杆”宣传不符。

监管滞后与责任认定困境

当前新能源汽车事故鉴定仍依赖车企提供数据,缺乏独立第三方介入。小米虽提交200余项行车数据,但关键信息(如AEB触发时间、电池管理系统日志)尚未公开。

法律界人士指出:若NOA系统预警延迟被证实存在设计缺陷,小米或面临产品责任诉讼,但现行法规对L2级辅助驾驶的责任划分仍模糊。

四、工程师视角:重构智能汽车安全范式

硬件冗余的必要性:低配车型取消激光雷达降低成本,却牺牲了关键场景的安全性,企业需在市场竞争与用户生命权之间重新权衡。

逃生设计的场景化测试:现有碰撞试验多关注乘员生存空间,忽视逃生通道可用性。建议引入“碰撞后5分钟自救窗口”标准,强制要求自动解锁和应急照明。

数据透明化进程:推动车企公开事故数据的标准化接口,允许监管部门及第三方机构实时调取关键日志,打破技术“黑箱”。

结语:技术的傲慢与生命的代价

此次事故不仅是一场产品安全危机,更揭示出智能汽车时代“创新速度”与“安全底线”的深层矛盾。当车企将“首月10万辆订单”作为战报时,是否该重新计算“每公里安全验证成本”这笔更沉重的账目?答案或许藏在遇难者家属的质问中:“我们要的不只是道歉,更是对生命的敬畏。”

作者: 暖暖的清风    时间: 2025-4-2 12:39
事后诸葛亮真多。
作者: 瓶子11    时间: 2025-4-2 12:46
这是毛个深度剖析,细节都避重就轻了
作者: mr.陈    时间: 2025-4-2 13:05
老司机夜里在这种有施工路段的高速一般都是80以下的速度开,这么快撞水泥墩开大劳都一样
作者: 马星空    时间: 2025-4-2 13:16
纯视觉驾驶辅助在视线不良的情况下还开着120狂奔,也是狠人啊。
作者: xuelei3000    时间: 2025-4-2 13:35
使用智驾就是生死自负,谁也怪不到
作者: 白耳朵    时间: 2025-4-2 14:18
一次buff叠满的亡人事故
作者: 3001    时间: 2025-4-2 14:22
中国人的智慧驾驶系统就是个忽悠!别当真
作者: zwr19890401    时间: 2025-4-2 14:23
这智驾确实有问题,减速太迟了是最根本的原因
作者: magic0910    时间: 2025-4-2 14:28

作者: 金匠    时间: 2025-4-2 14:30
为什么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
作者: ZJGYHM    时间: 2025-4-2 14:41
调查结果都没出
这些分析有没有依据

作者: 在路上121    时间: 2025-4-2 14:42
司机经验不足是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人,车子碰撞后发生爆燃是造成司机以及车上人员伤亡的火上浇油的最后一击,所以此次事故是新能源汽车造车历史上一次里程碑意义的的事件
作者: 名字我忘了g    时间: 2025-4-2 14:52
雷子喜欢利用流量,被流量反噬很正常。雷子最近风头太盛了,登高跌重该沉淀沉淀了。
作者: 瞎七搭八    时间: 2025-4-2 14:59
xuelei3000 发表于 2025-4-2 13:35
使用智驾就是生死自负,谁也怪不到

国内的智驾系统成熟了吗?明明按国外标准是二级辅助驾驶系统的改进。好不好!
作者: 屠龙者    时间: 2025-4-2 15:06
首富压力也大不好过
作者: 30001    时间: 2025-4-2 15:27
不管再好的车,不要太信任辅助系统,生命掌握在自己的双手双脚上,集中注意力开车是关键。戒掉开车刷视频接打电话
作者: w3514334    时间: 2025-4-2 15:41
引用猫哥一句话,车企没把智驾出事车企负责写入使用说明书,就不要双手离开方向盘
作者: 木瓶盖    时间: 2025-4-2 17:48
电脑都有蓝屏死机时,敢在高速上用智能驾驶的要么是狠人要么是无知
作者: 网友-198014    时间: 2025-4-2 17:59
所有把辅助驾驶当成主动驾驶的都是不要命的,而且在高速上,深夜,新手司机
作者: 步步高    时间: 2025-4-2 21:35
网友-198014 发表于 2025-04-02 17:59
所有把辅助驾驶当成主动驾驶的都是不要命的,而且在高速上,深夜,新手司机

智能驾驶双手不能离开方向盘
作者: 匿名网友    时间: 2025-4-3 12:20
木瓶盖 发表于 2025-04-02 17:48
电脑都有蓝屏死机时,敢在高速上用智能驾驶的要么是狠人要么是无知

无知的有没有可能是你自己?智能驾驶降低的事故率你是一点都不提,拿这种个例来一杆子把所有智驾都打死了,你咋不活在清朝呢?咋滴,你自己开车不出事?你是神仙?一年全国各地有多少人为事故,都能怪人没脑子?
作者: itonline    时间: 2025-4-4 17:04
别的不说了,火化系统很给力
作者: itonline    时间: 2025-4-4 17:05
在路上121 发表于 2025-04-02 14:42
司机经验不足是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人,车子碰撞后发生爆燃是造成司机以及车上人员伤亡的火上浇油的最后一击,所以此次事故是新能源汽车造车历史上一次里程碑意义的的事件

如果是油车,估计这次人不可能死亡
作者: itonline    时间: 2025-4-4 17:05
mr.陈 发表于 2025-04-02 13:05
老司机夜里在这种有施工路段的高速一般都是80以下的速度开,这么快撞水泥墩开大劳都一样

区别在于,可能活下来,而这次火化系统的怎么看
作者: itonline    时间: 2025-4-4 17:07
xuelei3000 发表于 2025-04-02 13:35
使用智驾就是生死自负,谁也怪不到

主要自燃没办法最终的一根稻草,想想自燃起来以后,里面人的绝望,那温度,比烧烤还猛




欢迎光临 张家港爱上网 (http://www.lovesh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